1.银杏干枯病
银杏干枯病,又称银杏胴枯病,全国各主要银杏产区均有分布,常见于生长衰弱的银杏树。
1.1症状
病菌侵入后,在光滑的树皮上,产生光滑的病斑,圆形或不规则形。以后病斑继续扩大,患病部位渐见肿大,树皮出现纵向开裂。春季,在受害树皮上,可见许多枯黄色的庞状子囊抱子座,直径l一3毫米。天气潮湿时,从子囊抱子座内会挤出一条条淡黄色至黄色卷须状分生抱子角。秋季,子座变枯红色到酱红色,中间逐渐形成子囊壳。病树皮层和木质部间,可见羽毛状扇形菌丝体层,初为污白色,后为黄褐色。感病枝干的病斑蔓延,逐步使树皮成环状坏死,导致枝条和植株死亡。
1.2病原
病原为子囊菌纲、球壳菌目真菌。该病菌亦能侵染板栗等林木。
1.3发病规律
病原菌由伤口侵入,弱寄生性。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中越冬。待温度回升,便开始活动。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,3月底至4月初开始出现症状,并随气温的升高而加速扩展,直到10月下旬停止。分生孢子借助雨水、昆虫、鸟类传播,并能多次反复侵染。
1.4防治方法
⑴加强管理,增强树势,提高植株抗性。这是防治银杏干枯病的关键措施。
⑵重病株和患病死亡的枝条,应及时清理销毁,彻底清除病原。
⑶及时刮除病斑,并用1:1:100波尔多液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0.1的升汞水、1%硫酸亚铁溶液、石灰涂白剂涂刷伤口,以杀灭病菌并防止病菌扩散。
2.银杏早期黄化病
2.1症状
起始症状是:叶面顶端边缘开始失绿呈浅黄色,有光亮。以后逐步向叶基扩展,严重时半张叶片黄化,颜色逐步转为褐色,灰色,呈枯死状。
2.2病原
无病原,是由缺锌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。
2.3发病规律
一般从6月上旬开始发病, 7月中旬至8月下旬病斑迅速扩大,病叶逐步枯死。
2.4防治方法
3月下旬到4月上旬,对银杏病株施用锌肥。幼树每株施80—100克硫酸锌,大树每株施1000—1500克硫酸锌。
3.银杏叶枯病
3.1症状
银杏叶面产生大小不等的枯斑。
3.2发病规律
银杏苗木一般从6月开始发病,大树发病稍迟。在8—9月份为发病盛期,10月份后逐渐停止。进入结实期的大树,雌树发病较重。发病严重程度与栽培管理等有关。
3.3防治方法
⑴加强管理,增强树势,提高植株抗性。
⑵在上一年发病区,于第二年发病前,喷施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,可以抑制病菌孢子萌发。
⑶秋、冬季节在银杏林中,特别是在银杏幼林中间种蚕豆等,可以促进落叶分解,减少病原存活的数量和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,从而减轻病害发生和危害程度。